尿血病(隐匿型肾小球肾炎)中医诊疗方案 一、诊断 (一)疾病诊断 1.中医诊断:参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·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(GB/T 16751.1-1997) 22.41,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03月04日发布。 (1)血随小便排出,包括肉眼血尿或尿检发现红细胞(超过3个/高倍镜);(2)排除淋证、肾痨、肾脏畸形、肾及膀胱癌瘤及某些血液系统疾病。 2.西医诊断:参照1992的《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》的诊断标准制定本病的西医诊断标准。 (1)以往无急、慢性肾小球肾炎或其他肾病病史; (2)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,多于体检时偶然发现无症状性血尿和(或)无症状性蛋白尿,表现为肾小球源性血尿(镜下血尿为主,可偶见肉眼血尿),轻度或少量蛋白尿(<1.0g/d)、动态监测尿常规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表现; (3)无高血压、水肿及肾功能损害; (4)已除外生理性蛋白尿及功能性血尿; (5)已除外遗传性肾小球疾病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、急性肾小球肾炎、泌尿道炎症或肿瘤、胡桃夹现象及其他肾血管疾病所致的血尿伴蛋白尿。 本方案主要针对临床表现为肾小球源性血尿(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),无蛋白尿或伴有少量蛋白尿(<0.3g/d)的患者。 (二)证候诊断 1.外感风热证:尿赤,血尿,或仅有镜下血尿;伴发热恶风,咽痛,或304am永利集团节痛,腰酸,便干;舌质红或淡,苔薄黄,脉多浮或数而有力。 2.下焦湿热证:小便黄赤带血,灼热或涩痛不利;次症:口干不欲饮、口咽粘腻,脘闷纳呆,纳谷不香,大便不畅;舌苔黄腻,脉濡数或滑数。 3.脾不统血证:久病尿血,血色淡红,劳累后加重;神疲乏力,面色无华,心悸气短、腰膝酸软,头晕耳鸣,纳食减少,大便溏薄;舌质淡,边有齿痕、苔薄白,脉沉细弱。 4.阴虚火旺证:尿色淡红或镜下血尿,咽喉干痛不适,消瘦颧红,头晕耳鸣,心烦失眠,五心烦热,潮热盗汗,腰膝酸软无力;舌暗红,苔薄黄或少苔,脉细数。 5.气阴两虚证:血尿时轻时重,平时以少量镜下血尿为主,劳累后血尿加重或见肉眼血尿;气短乏力,手足心热,口干咽燥,纳食减少;舌质红,苔薄白,脉沉细或细数。 6.肾气不固证:久病尿血,血色淡红;头晕耳鸣,精神困惫,腰脊酸痛;舌质淡,苔薄白,脉沉弱。 二、治疗方案 (一)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.外感风热证 治法:疏风清热,凉血止血。 推荐方药:银翘散加减。金银花、连翘、竹叶、薄荷、板蓝根、大青叶、白花蛇舌草等。 中成药:小柴胡颗粒、连翘败毒丸等。 2.下焦湿热证 治法:清热利湿,凉血止血。 推荐方药:小蓟饮子加减。生地、大小蓟、栀子、丹皮、芦根、滑石、淡竹叶、车前草、泽泻,猪苓等。 中成药:四妙丸、黄葵胶囊等。 3.脾不统血证 治法:健脾益肾,益气摄血。 推荐方药:补中益气丸加减。党参、黄芪、白术、当归、茯苓、大枣、覆盆子等。 中成药:归脾丸、补中益气丸等。 4.阴虚火旺证 治法:滋阴降火,化瘀止血。 推荐方药:六味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减。知母、黄柏、生地、山药、茯苓、泽泻、丹皮、女贞子、旱莲草等。 中成药:六味地黄丸、知柏地黄丸等。 5.气阴两虚证 治法:益气养阴,佐以止血。 推荐方药:参芪地黄汤加减。太子参、黄芪、山药、生地黄、山茱萸、丹皮、泽泻、茯苓、地榆等。 中成药:黄葵胶囊等。 6.肾气不固证 治法:补益肾气,固摄止血。 推荐方药:无比山药丸加减。熟地、山药、山茱萸、怀牛膝、肉苁蓉、菟丝子、杜仲、巴戟天、茯苓、五味子、赤石脂、仙鹤草、蒲黄等。 中成药:灵芝健肾胶囊、百令胶囊、金水宝胶囊等。 (二)辨证使用中成药制剂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用雷公藤对甙片、火把花根片、昆明山海棠、昆仙胶囊等,可适合于各个证型的患者。 (三)其他治疗 1.中药沐足:药物组成:桂枝20g,当归20g,伸筋草15g,毛冬青15g,川芎15g等,适用于气虚、虚寒、血瘀者,每次20分钟,每日1次。 2.中药热奄包治疗:药物组成:吴茱萸250g、粗盐50g炒热外敷腰部,适用于脾肾气虚者,每次30分钟。 (四)内科基础治疗 定期复查、避免感染。有反复感染病灶应予以及时去除,避免血尿加重,慢性扁桃体炎者在有急性感染时应及时控制炎症,待急性期过后考虑行扁桃体摘除术。 (五)护理与调摄 1.预防 (1)一般预防 平时多饮水,情志要舒畅,不动怒,积极锻炼身体,增强体质预防感冒,积极治疗感冒及疮疖等皮肤疾患。 (2)避免进食的食物 某些食物过敏可导致血尿应避免服用:如蚕豆、海产品、生番茄、生花生、生栗子、生核桃,还如一些有刺激性的食物,如辣椒、胡椒、酒、芥末、姜等。某些红色食物进食以后,可使血尿患者尿色变得更红,易导致误诊。故应避免进食。 (3)避免使用的药物 ①口服药:氨基比林、硝基呋喃妥因、山道、利福平或大黄(在碱性尿中)容易出现红尿,造成误诊。而磺胺类、盐酸氯胍可引起真性血尿。 ②肌肉注射:维生素B12肌注可以引起红尿,汞撒利肌注可引起血尿。 ③静脉注射:静脉注入大量甘露醇可以引起血尿,抗凝剂静脉注入过量也可引起血尿。大量丹参静脉输入、异型血输血等也可引起血尿。 2.调理 (1)饮食调理 ①燥烈性食物可以加重血尿:饮酒过多,尤以烈性酒,可加重血尿。因酒中含醇,能刺激黏膜,能扩张血管,使泌尿系器官在有炎症的基础上更加扩张,黏膜更加充血,红细胞容易渗出,形成血尿;大蒜食用过多,大蒜中含有大蒜素,能刺激黏膜,也使有病的泌尿道黏膜更易充血水肿,红细胞渗出增多,容易出现血尿;辣椒食用过多,其中含辣脂碱挥发油物质,刺激和中有炎症的泌尿道黏膜更加充血,红细胞更易渗入尿中。中医理论认为“辛温燥热之品,纯阳之物,动火伤气,迫血妄行”,上述燥烈之品,可以加重血尿。 ②高脂、肥厚、油腻食物过多,易致肾动脉硬化:血尿病因中,肾动脉硬化占有重要位置,对这类血尿患者,宜少进这类饮食,尤以老人,更应注意。 (2)运动调理 ①剧烈长时间运动,可出现血尿。因剧烈运动时,肾脏血管收缩,导致肾血流量减少,氧供暂时不足,致肾小球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,从而引起血尿,或使原有血尿加重。故应劝告病人卧床休息,松弛肌肉,增加饮水。 ②长时间站立不动,腰肌压迫肾静脉,使肾脏出现短暂瘀血,可以见到血尿。故病人应坐立交换,不宜久站,有伤肾气。 (3)情志调理 在中医七情理论的指导下,充分进行心理情志治疗。 三、疗效评价 (一)评价标准 目前304am永利集团于隐匿型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评价标准无统一的标准,本方案参照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》(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02)制定。 1.中医证候疗效标准: 临床缓解:中医临床症状、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,证候积分减少≥95%。 显效:中医临床症状、体征明显改善,证候积分减少≥75%。 有效:中医临床症状、体征有好转,证候积分减少≥30%。 无效:中医临床症状、体征均无明显改善,甚或加重,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%。 2.疾病综合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控制:尿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正常,或尿沉渣RBC计数正常;尿常规检查蛋白阴性,或24h尿蛋白定量正常;肾功能正常。 显效:RBC减少≥3个/HP或2个“+”,或尿沉渣RBC计数检查减少≥40%;24h尿蛋白定量减少≥40%;肾功能正常。 有效:RBC减少<3个/HP或1个“+”,或沉渣RBC计数检查减少<40%;24h尿蛋白定量较少<40%;肾功能正常。 无效:临床表现与上述实验室检查均无改善或加重。 (二)评价方法 症状分级量化表 症状 | 得分 | 无(0分) | 轻度(1分) | 中度(2分) | 重度(3分) | 发热 |
| 无 | 体温37.1℃~37.9℃ | 体温38℃~38.5℃ | 体温38.6℃以上 | 咽痛 |
| 无 | 咽干、微痛 | 咽痛 | 咽喉疼痛甚 | 倦怠乏力 |
| 无 | 偶感疲乏,程度轻微,不耐劳力、可坚持轻体力劳动 | 一般活动即感乏力,间歇出现,勉强支持日常活动 | 休息亦感疲乏无力,持续出现,不能坚持日常活动 | 畏寒肢冷 |
| 无 | 手足有时怕冷,不影响衣着,遇风出现 | 经常四肢怕冷,比一般人明显,夜晚出现 | 全身明显怕冷,着衣较常人差一季节 | 五心烦热 |
| 无 | 手足心发热,偶有心烦 | 手足心发热,欲露衣被外,时有心烦 | 手足心发烫,欲持冷物,终日心烦不宁 | 面色晦暗 |
| 无 | 面色暗黄而少光泽 | 面色暗黄而无光泽 | 面色暗黑而无光泽 | 头晕 |
| 无 | 头晕轻微,偶尔发生,不影响活动及工作 | 头晕较重,活动时出现,休息可安 | 头晕重,行走欲仆,终日不缓解,影响活动及工作 | 口干咽燥 |
| 无 | 咽喉微干,稍饮水即可缓解 | 咽喉干燥,饮水能解 | 咽喉干燥难忍,饮水也难缓解 | 腰酸膝软 |
| 无 | 晨起腰酸膝软,捶打可止 | 腰酸持续,膝软,下肢沉重 | 腰酸难忍,膝软不欲行走 | 脘腹胀满 |
| 无 | 脘腹稍胀,可以忍受不影响饮食 | 脘腹胀满,空腹缓解,饮食减少 | 脘腹胀满,终日不解,难以忍受 | 纳呆 |
| 无 | 食欲欠佳。口味不香,食量减少不超过l/4 | 食欲不振,口味不香,食量减少l/4~ l/2 | 食欲甚差,无饥饿感,食量减少l/2以上 | 恶心 |
| 无 | 每日泛恶1~2次 | 每日泛恶3~4次 | 频频泛恶,每日4次以上 | 呕吐 |
| 无 | 每日呕吐1~2次 | 每日呕吐3~4次 | 频频呕吐,每日4次以上 | 口干 |
| 无 | 夜间口干 | 口干少津 | 口干欲饮 | 口苦 |
| 无 | 晨起口苦 | 口苦食不知味 | 口苦而涩 | 大便干结 |
| 无 | 大便干结,每日1次 | 大便秘结,两日1行 | 大便秘结,数日1行 | 大便不实 |
| 无 | 大便不成型,1日1次 | 大便不成型,1日2次 | 大便不成型,1日3次 | 尿少色黄 |
| 无 | 尿少色稍黄 | 尿深黄而少 | 尿黄赤不利 | 夜尿清长 |
| 无 | 夜尿量多色白,每夜2次 | 夜尿量多色白,每夜3~4次 | 夜尿量多色白,每夜5次以上 | 小便黄赤 |
| 无 | 小便色黄 | 小便深黄 | 小便黄赤 | 小便灼热 |
| 无 | 小便灼热,不影响排尿 | 小便灼热,排尿不爽觉痛 | 小便灼热,尿道口充血疼痛 | 肌肤甲错 |
| 无 | 肌肤局限性粗糙干燥失润 | 肌肤粗糙干燥、角化脱屑,基底潮红可融成片 | 肌肤广泛性粗糙干燥、角化,形如蛇皮 |
注:舌脉具体描述,不计分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