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癜肾(过敏性紫癜性肾炎)中医诊疗方案 一、诊断 (一)疾病诊断 1.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《中医内科学》(吴勉华、王新月主编,第9版,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2012)。 诊断要点: (1)皮肤瘀点瘀斑。 (2)血尿和(或)蛋白尿,或并见腹痛、304am永利集团节疼痛,甚则便血、水肿等。 2.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《临床诊疗指南—肾脏病学分册》(中华医学会主编,第1版,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1)。 (1)过敏性紫癜的皮肤紫癜等肾外表现。 (2)有肾损害的临床表现,如血尿、蛋白尿、高血压、肾功能不全等。 (3)肾活检表现为系膜增生、IgA在系膜区沉积。 (4)肾小球滤过率eGFR>30ml/min/1.73m2。 (二)证候诊断 1.热伤血络证 起病急,皮肤紫斑颜色鲜红,弥漫四肢、躯干部;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,和/或蛋白尿;可伴发热,口渴,咽痛,304am永利集团节痛,腰痛,腹部疼痛,或见黑便。舌质红,苔黄,脉数有力。 2.脾肾气虚证 皮肤紫癜反复,蛋白尿、血尿,倦怠乏力,气短懒言,口淡不渴,食少纳呆,脘腹胀满,大便不实,下肢浮肿。舌淡有齿痕,苔白,脉沉细。 3.肝肾阴虚证 皮肤紫癜消退反复,血尿、蛋白尿,腰膝酸软,头晕耳鸣,口干咽燥,手足心热,大便干燥。舌红少苔,脉细数或沉细。 4.脾肾阳虚证 皮肤紫癜消退反复,蛋白尿、血尿,畏寒肢冷,面色晄白,神疲乏力,面浮肢肿,纳差,尿少便溏。舌体胖,边有齿痕,苔白,脉沉细或弱。 5.兼证 (1)湿热证 口干口苦,纳差腹胀,身重困倦,大便不畅或秘结,尿短赤涩痛。舌质红,舌苔黄腻,脉濡数。 (2)瘀血证 面色黧黑,皮肤瘀斑,肢体麻木,腰痛固定,肌肤甲错。舌质紫暗或有瘀斑,脉(细)涩。 二、治疗方法 (一)辨证论治 1.热伤血络证 治法:清热凉血 ①推荐方药:犀角地黄汤或清营汤加减。药物组成:水牛角先煎、生地、丹皮、玄参、赤芍、黄芩、黄连、竹叶心、丹参、麦冬、金银花、连翘、白茅根、小蓟、生甘草等。 2.脾肾气虚证 治法:健脾益肾 ①推荐方药:六君子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。药物组成: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陈皮、法半夏、熟地黄、山茱萸、山药、泽泻、丹皮、炙甘草等。 3.肝肾阴虚证 治法:滋补肝肾 ①推荐方药:知柏地黄丸加减。药物组成:知母、黄柏、生地黄、熟地黄、山茱萸、山药、丹皮、茯苓、龟板先煎、女贞子、旱莲草等。 4.脾肾阳虚证 治法:温补脾肾 ①推荐方药:真武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。药物组成:茯苓、炒白术、白芍、制附子先煎、黄芪、党参、当归、陈皮、升麻、柴胡、车前子包煎、生姜、炙甘草等。 5.兼证 (1)湿热证 治法:清热除湿 ①推荐方药:三仁汤加减。药物组成:薏苡仁、白蔻仁后下、杏仁、厚朴、通草、法半夏、滑石包煎、淡竹叶等。 (2)瘀血证 治法:化瘀止血 ①推荐方药:桃红四物汤加减。药物组成:桃仁、红花、生地黄、川芎、当归、赤芍、丹皮、小蓟、生蒲黄包煎等。 (二)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1.中药敷贴疗法 药物:对于体质偏阴虚的患者,选用滋阴、清热、化瘀、通络方药碾末,姜汁调匀后制成药贴;对于体质偏阳虚的患者,选用温阳、益气、化瘀、通络方药碾末,姜汁调匀后制成药贴。 方法:坐位,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,取药贴于相应的穴位,每次4~6贴,每次敷药时间2~6小时,每日1次,7天为一疗程。常用穴位:肾俞、复溜、足三里、脾俞、气海等。 2.中药离子导入:对腰痛明显者,可予中药辨证方离子导入患处,每日1次,每次20分钟。 3.耳穴压豆:对失眠不寐者,可取耳穴心、肾、神门、皮质下等;对腰酸、腰痛者,可取耳穴腰骶、肾等。将王不留行籽或磁珠贴压,上述耳穴(单侧)分别各贴置一块,间隔1~2天后撕去,贴另一耳穴,反复交替。每次揉按各穴共20分钟左右,以加强刺激。 4.中药保留灌肠:对大便干结者,可予中药辨证方,浓煎取汁约100~200ml待温度至39~40℃时以灌肠器灌入肠道,保留30min后排出,每日1次。 (三)西药治疗 参考中华医学会编著或修订的《临床诊疗指南—肾脏病学分册》(2011)及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(KDIGO)(2012)肾小球肾炎临床实践指南。具体包括:(1)对紫癜性肾炎伴有持续蛋白尿>0.5~1g/d/1.73m2的患者视血压的情况应用ACEI/ARB治疗;(2)对紫癜性肾炎经ACEI/ARB治疗后蛋白尿持续>1g/d/1.73m2且eGFR>50ml/min/1.73m2的患者,可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;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型新月体性紫癜性肾炎的患者,使用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;(3)对贫血、感染等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。 (四)护理调摄要点 1.饮食:以清淡为宜,忌辛辣、肥甘厚味及烟酒,避免进食诱发紫癜的食物。 2.皮肤护理:严密观察紫癜的部位、颜色及消退时间,保持皮肤清洁干燥,避免接触诱发紫癜的异物。 3.生活护理:起居有节,劳逸适度,预防外感。 4.情志护理: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焦躁及抑郁等不良情绪。 5.起居:合理安排休息,积极预防感冒,注意随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被;冬季室温最好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,以免因室外温差过大而引起感冒或加重病情。 三、疗效评价 参照2002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》拟定。 (一)评价标准 1.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痊愈:中医临床症状、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,证候积分减少≥95%。 显效:中医临床症状、体征明显改善,证候积分减少≥70%,<95%。 有效:中医临床症状、体征均有好转,证候积分减少≥30%,<70%。 无效:中医临床症状、体征无明显改善,甚或加重,证候积分减少<30%。 2.西医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痊愈:皮肤紫斑、肉眼血尿、水肿、腹痛、304am永利集团节疼痛等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;尿红细胞消失,尿蛋白转阴,24小时尿蛋白定量<0.2g,肾功能恢复或保持正常,持续3月以上。 显效:皮肤紫斑、肉眼血尿、水肿、腹痛、304am永利集团节疼痛等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;尿红细胞减少≥50%,尿蛋白减少≥50%,肾功能恢复或保持正常,持续3月以上。 有效:上述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;尿红细胞减少≥25%,尿蛋白减少≥25%,肾功能改善或维持原水平,持续3月以上。 无效:未达到上述标准。 (二)评价方法 1.中医主要症状积分表 症状 | 无 (0分) | 轻度 (2分) | 中度 (4分) | 重度 (6分) | 皮肤紫癜 | 无 | 四肢皮肤散在瘀点瘀斑 | 四肢、躯干皮肤小片状瘀斑 | 四肢、躯干皮肤弥漫大片瘀斑 | 血尿 | 无 | 镜下血尿,尿红细胞 <1+ | 镜下血尿,尿红细胞1+~2+ | 肉眼血尿,尿红细胞≥3+ | 蛋白尿 | 无 | 尿中有泡沫,尿蛋白<1.0g/d | 尿中有较多泡沫,尿蛋白1.0~3.0g/d | 尿蛋白≥3.0g/d | 腹痛 | 无 | 轻微腹痛,不影响生活 | 较重腹痛,但能忍受 | 严重腹痛、不能忍受,并伴见吐泻或黑便 | 304am永利集团节疼痛 | 无 | 304am永利集团节稍疼痛,不红不肿,不影响活动 | 304am永利集团节疼痛能忍受,但稍红肿,活动不利 | 304am永利集团节疼痛明显,伴红肿及活动受限 | 倦怠乏力 | 无 | 偶感疲乏,可坚持轻体力劳动 | 活动后即感乏力,勉强支持日常活动 | 休息后仍感疲乏,不能坚持日常活动 | 尿少浮肿 | 无 | 尿量略减少,1000ml~1500ml/d,晨起眼睑浮肿 | 尿量减少,500ml~1000ml/d,眼睑及双下肢浮肿,按之凹陷 | 尿量减少,少于500ml/d,水肿明显甚至波及全身,按之凹陷如泥 | 气短懒言 | 无 | 劳累后气短 | 一般活动即气短 | 懒言,不活动也气短 | 腰痛或腰酸 | 无 | 偶尔发生 | 每天疼痛或酸软时间少于3小时 | 持续疼痛或酸软 | 口干咽燥 | 无 | 口干能耐受 | 口干饮水后缓解 | 口干饮不解渴 | 手足心热 | 无 | 偶有手足心热 | 时时手足心热 | 手足心热明显,伴心烦不宁 |
2.中医证候积分疗效评定标准 中医疗效指数=[(治疗前总积分-治疗后总积分)÷治疗前总积分]×100%。(尼莫地平法) 3.实验室检查指标 包括尿液分析、尿沉渣红细胞计数、24小时尿蛋白定量、肾功能检测等。
|